IMG_2783.jpeg

<aside> ℹ️ 圖書簡介

</aside>

在生與死之間,有間圖書館,架上的每本書,都是你當初未曾選擇的另一個人生劇本。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來過,我們能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?

三十五歲的諾拉決定要自殺。

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不如意與遺憾,生命中盡是她沒完成的成就與後悔的選擇,而且沒人需要她。隨著不幸的事一件件發生,她決定自我了斷。就在下定決心的那晚凌晨十二點,諾拉來到生與死的交界,走進了一座圖書館。

在那裡,她獲得了重新來過的機會。

午夜圖書館裡頭收藏的所有書,都代表著諾拉人生的不同版本,如今,她可以把那些「能選擇卻沒有選擇」的機會都活過一次。

她重新體驗了自己生命中的許多可能,甚至在某段人生裡,遇到了和她一樣不斷尋找自己最想要的人生的同伴。然而,她所做的某個決定,卻使圖書館和自己陷入危險之中……

․․․

《午夜圖書館》是一本關於生死及選擇的覺醒小說,以跳躍式時空敘述編織故事,並藉此一次次邀請讀者一同思索:如果可以把人生所有可能都閱覽一遍才做選擇,我們願不願意捨棄那些總需經歷差錯才能拾起的獲得?本書獻給所有覺得自己不夠好,對自己的人生失望後悔,渴望活出另一個版本自己的人!


<aside> ✍️ 閲讀筆記

</aside>

閱讀契機

在一個 YouTube 頻道的年度書單中看到這本書,雖然 YouTuber 表示不太喜歡這本書的風格。不過因為書名有「圖書館」就引起了我的興趣,查了一下發現當時上市時評價不錯,加上圖書館剛好有館藏,於是就借來看看!

有雷感想

好像許多事情冥冥之中都有一個連結,才向雅玲推薦日劇《重啟人生》,這本預約的《午夜圖書館》就來了。一樣都是描述人死了之後的遭遇,但是內容和核心非常不一樣。《重啟人生》就是一次一次從出生開始,重新活一次;有著每段人生的記憶,藉此重新修正自己的人生道路。

《午夜圖書館》則是找到想要改變的那個事件,如果當時做了不一樣的選擇,我之後會有著什麼樣的人生呢?直接跳到那個新人生去生活,但是卻完全沒有那個人生中之前的記憶,需要自己去拼湊。也因此讓諾拉覺得,每一段都是在過著他人的人生,而且因為過這個人生,所以走到這裡之前的許許多多、大大小小選擇都與原來的人生是不同的,很多原本熟悉的人事物都不一樣了,在這個人生失去摯友、那個人生會失去哥哥、那個人生失去父親等等,諾拉發現沒有一個人生是完美的,即使自己看起來是個超級成功的人士(奧運游泳金牌、超紅搖滾樂手、研究冰河的學者等等)。也因有無限人生可以選擇,所以諾拉在新人生中感到任何的不舒適,馬上就會放棄那段人生而重回圖書館。隨著體驗過的人生越來越多,也越來越迷失,不知道到底怎麼樣才是自己原本想要的完美人生? 最後諾拉終於明白,真正的問題不在後悔自己錯過的人生,而是在後悔本身。不需要為了追求一切,而去做每件事,因為我們早已充滿無限可能,我們活著的當下,未來便有無窮盡的可能性。 最後諾拉回到了她原本的人生,感受到周遭人的愛,她所關心的人都還好好的活著,這就夠了。 (因為主角諾拉大學時讀哲學系,所以書中引用很多哲學家的話。)

《重啟人生》中也因為主角一次一次想要活出更好的人生(積更多陰德😆),而不得不放棄之前人生中珍貴的事物 - 友情。然後也遇到了其他也在"重啟人生"的人,與原本的好友,最後兩人一起努力改變了命運,讓四個人重新友好的活到最後,但最後他們卻同時放棄了再生為人的機會,投胎變成無憂無慮的鴿子。

這種處於死與生之間的時空,之前在《玉骨遙》裡面有提到一個詞 - 「中陰」。當時不知道「中陰」是什麼意思,所以去 Google 了一下,原來這是佛教的一個詞,指的就是死亡後到轉生前的這段時空。昨天翻了一下《榮格的30個夢》剛好翻到一篇是在講"清醒夢",也提到了佛教說的這個「中陰」的狀態,佛教說的「中陰」狀態其中有一個是「睡夢中陰」,從睡著到醒來的這段時間,我們睡眠的時刻,就是一個小死亡,誰也沒辦法確定,是否明天自己仍醒得過來。榮格說的”清醒夢”感覺跟「睡夢瑜珈」很像,意識到自己是在作夢,並試著改變夢境。榮格覺得夢以象徵性的形式出發,將潛意識內容,或你壓抑、害怕、焦慮、不願承認卻仍舊影響你生活的內容一一浮現。藉由分析夢境,可以了解、覺察更深層的自己。